外科手消毒剂的选择

发表时间:2022-09-30 17:13

   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是导致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为控制感染发生,医务人员在术前须进行有效的外科手消毒,以清除或杀灭手部皮肤表面的微生物,防止细菌从手部皮肤转移至手术部位。

    外科手消毒分为洗手和手消毒两个部分,消毒范围包括双手、前臂、以及上臂下1/3处皮肤表面。

    洗手是机械去除皮肤表面污染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。而在洗手后,手消毒的方法有冲洗手消毒法和免冲洗消毒法两种。

    冲洗手消毒法是涂抹手消毒至手消毒部位,揉搓后在流动水下冲净,再彻底擦干。在此过程中,流动水的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,干手布巾应达到灭菌水平;

    免冲洗手消毒法则是将手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剂中,再涂抹手消毒剂于手消毒部位,持续揉搓至干燥即可。

    在免冲洗手消毒法中,外科手消毒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手部的常居菌多居于皮肤深层,单纯的机械清洗和一般的肥皂难以将它们清除。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将残留的细菌杀死或抑制。

    有研究认为,杀菌能力和对皮肤的刺激性是选择外科手消毒剂的主要因素;总体而言,理想的外科手消毒剂应具备以下条件:

  1.能够明显减少皮肤上的微生物,杀菌谱广;

  2.起效、干燥迅速,减少医务人员等待消毒液干燥的时间;

  3.在手术过程中,医务人员的手套破裂是常有的现象,甚至大多数的破裂并不会被察觉。具有残留杀菌作用的手消毒剂,可防止因手套破裂而导致细菌进入切口部位;

  4.对皮肤刺激小且无过敏反应,更容易被医务人员所接受。

葡萄糖酸氯己定和醇是常用的外科手消毒剂,杀菌效果显著,能够杀灭革兰阳性菌、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等多种病原菌。

    其中的乙醇成分缩短了手消毒剂的起效与干燥时间,氯己定成分则能持久抑制皮肤表面和深层细菌的繁殖、并对抗外界接触到的病原体,在手术过程中达到持久抑菌效果。

    相比其他消毒剂,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对皮肤的刺激性更小:有研究将葡萄糖酸氯己定醇配方的手消毒剂与聚维酮碘、乙醇等进行比较,发现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导致手部皮肤发生红润、裂纹、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较低。

    常见的手消毒液有液体、凝胶、泡沫等剂型,泡沫剂型手消毒液在揉搓时易于均匀涂布,使用方便,且不容易滴漏,有助于减少浪费和污染。


分享到:
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乾潭镇黄立垟工业园区置信智造谷
市场营销部: 0571-64581505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0571-64581598
办公室:          0571-64581539
OEM事业部: 0571-28051555




8:00-22:00
研发中心
扫一扫进入手机官网